时间:2021/01/05 阅读数: 次
2020年12月,阳澄湖取水泵站正式投运,标志着公司太湖、阳澄湖“双重水源、双重保障”格局有效形成,苏州市区51万户居民能够同时喝上太湖水和阳澄湖水。项目顺利竣工通水的背后,是一群苏水人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,是对提升城市供水安全保障能力的不懈追求。
自2020年7月调入阳澄湖泵站“打头阵”以来,马迎春与吴康两位师傅凭借丰富的生产运行经验和扎实的业务功底,配合项目公司圆满完成了泵站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。从检查药剂投加设备、水泵安装,到信息数据收集,药剂池盖板添置,两位员工在泵站建设现场留下了一个个坚实的奋斗足迹。
马迎春,白洋湾水厂金墅泵房值班电工,电工高级工,1990年进入市自来水公司工作,拥有近三十年生产设备一线运维经验。
细致入微,事必躬亲做检查。自1990年参加工作以来,马迎春丰富的水厂运行经验和突出的细心负责态度,领导和同事们看在眼里、记在心里。在阳澄湖泵站,他的工作范围上至粉炭罐顶查看除虫设备(加防晒罩),下至吸水井(核查杂物和墙体裂缝),对不符合工作要求的设计提出改进建议。工作涉及的专业范围广、技术难度高,任何一个细节出现纰漏,都可能给泵站运行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。
刚到阳澄湖泵站时,正是一年里苏城最热的时节。为了加快工作进度,确保年底按期通水,马迎春与吴康认真梳理了项目推进的重要节点,并对现场建设、安装、调试方案进行了深入研究,提出了诸多改进建议。通过每周例会汇报及提醒,总结阶段性工作开展情况,并对下一步重点、难点工作做出具体安排。
兢兢业业,默默无闻做贡献。“我在金墅泵站一干就是30年,虽然已经过了不惑之年,但公司能够想到我,让我在一个新的岗位上去发挥余热,心里还是觉得挺满足的。”谈起在金墅泵站工作的经历,马迎春如数家珍般的自豪。但要抛开熟悉的工作和同事,重新适应未知的新岗位,对50多岁的马迎春又谈何容易?“起初家人也非常不理解,同事也难免有议论,但我还是坚持以积极心态去面对。”接到工作调动通知时,马迎春没有一丝推脱,反而将这次调动看作是锤炼业务、证明价值的有利机会,“这是组织上对我的认可和信任,我不能墨守成规、自我满足,多学些新知识才能跟得上技术发展的脚步。”每天来回80多公里的通勤路程,晴天一身灰、雨天一身泥的环境没有让他有过丝毫的退缩,2020年7月支援阳澄湖泵站至今,老马每天都是按时到岗,一天至少四次的工地检查,但凡年轻人能做的,他一样都没有落下。阳澄湖取水泵站顺利通水那天,面对电视镜头的采访,老马的笑容显得格外朴实、格外自信。
吴康,2007年毕业于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,2008年进入公司工作,助理工程师、电工高级工。先后在横山水厂二泵房和胥江水厂生产运行组任职,2018年开始任班组值班长。
勇于担当,积极主动勤作为。作为公司胥江水厂生产运行组的值班长,吴康凭借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出众的业务技能表现,被公司安排前往阳澄湖取水泵站,与“老法师”马迎春搭档,负责监督阳澄湖泵站设备安装调试工作。在借调到新泵站之前,技术能手吴康在工作之余就开始钻研新泵站的技术图纸,提前对泵站设计方案和设备布置及运行模式进行深入了解,为现场工作打好业务基础。到岗后的半年时间,他每天都要在施工队伍间来回穿梭,了解进度、发现问题。遇到“难啃”的骨头,吴康从来不会推托,能协调解决的,当下就确定方案配合解决;不方便现场排除的问题,吴康也会第一时间汇报上级、提出建议方案,确保项目有序、高效推进。
坚持原则,咬紧牙关不放弃。在参与阳澄湖泵站建设过程中,吴康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:初到泵房建设现场时正逢梅雨季节,又是在集装箱活动房内办公,有限的工作环境考验着每一个项目参与者。凭着对泵站图纸的提前预习,他与马迎春迅速融入工作角色。不管是梅雨天还是艳阳天,每天坚持赴现场了解工作情况,掌握项目进程第一手资料。一旦出现设备现场安装与原设计要求不符的情况,或者可能对今后生产运行构成安全隐患的,在与现场监理和代建单位沟通后,吴康都会亲力亲为做好整改跟进。在阳澄湖泵站的半年时间内,吴康先后提出了近百条合理化改进意见,得到了公司和建设单位的高度肯定。“在施工质量和安装调试方面,失之毫厘差之千里,一个小小的偏差就可能给日后运行埋下很大的安全隐患”。吴康是这么说的,也是这么去做的。
目前,阳澄湖水已经成为了“第二生命线”,与太湖水源互为补充,筑牢苏城供水“原水互备、清水互通”保障体系,切实提升市民用水的安全感和幸福感。